6月9日,武汉成立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武创院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采取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

武创院将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搭建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对接桥梁。一方面,着力疏通堵点,聚焦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转化,畅通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的关键环节,填平科技成果转化“断裂带”。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效能,加强政策、载体、金融等服务供给,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为了最大限度激活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武创院实行“项目经理制”,探索与高校院所建立人员互通、业绩互认制度。实行“揭榜挂帅制”,推进跨领域、跨产业技术合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共性技术攻关。实行市场化的内部薪酬分配机制,给科研人员最大程度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不看背景、不论资历、不讲身份,按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决定收入分配,激励引导科技人员既关注研发、也关注成果转化。
成立大会上,武创院与资本、技术平台、人才三类项目共30家单位、技术团队签约。前5年,武创院将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基金,投资转化一批效率科技成果,孵化育成一批高科技上市企业,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催生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校党委书记邵新宇院士谈科技成果转化
在出席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武创院发展专家咨询会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党委书记邵新宇院士围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话题,形象地提出“青红苹果”理论。
会上,他表示,华中科技大学发展和武汉产业发展是深度融合的。他说:“围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这个话题,我提出‘青红苹果’理论。”所谓青苹果,指的是高校培养学生为社会做贡献,如同把种子培育成青苹果,这也是高校的定位和使命。所谓红苹果,指的是高校成果走出校园成为产品,企业要求的是“既好看又好吃的红苹果”。
他说,目前高校要做的第三步,就是种植一片“苹果园”。如何进行产业创新,始于科技,成于金融,高校背后也需要有很好的产业基金。“武汉的环境好,一片苹果园出来了,成果就出来了。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即从样品到商品再到产品,最重要的是要瞄准需求作产品研发。”邵新宇说,“学校里的学院以单一学科支撑,而武创院是以综合学科支撑。希望武创院和现有的学院能发挥不同的优势,共同推动武汉创新。”
转载,原文出处:https://mp.weixin.qq.com/s/961kIN_8c5qP86UZO3C5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