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迎接2025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于4月开展了华中大知识产权月系列主题活动,旨在提升学校师生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的能力,推动学校知识产权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一、校地联动聚链:构筑科创共同体
4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与汉阳区2025年“科创觅知音”成果转化活动顺利举行。活动通过汉阳区科创政策及产业空间推介、成果路演、合作项目签约等形式,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未来,学校将依托驻校科创专班深化战略合作,重点推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技术成果在汉阳落地转化。

(图片来源:汉阳知音公众号)
4月,华中科技大学还与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省科创供应链平台开展交流活动,积极推进校地协同合作框架搭建,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二、金融赋能领航:资本引擎加速成果转化
在国家“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及《关于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 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推动下,学校积极响应“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号召,深化布局金融赋能成果转化体系。学校携手潜江市共建喻越概念验证中心,以“筛选-投资-培育-落地”全链条机制加速技术产业化;联合广州金控集团启动“金谷杯”科创大赛,撬动社会资本注入,构建“政策引导+资本驱动+高校创新”的协同生态,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三、 培训服务强基:锻造知产新战力
为提升学校师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实务能力,学校委托校内专利中心开展专项赋能行动。本月深入多学院及科研团队开展定制化专利实务专题讲座4场,并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开展知识产权科普活动,围绕专利攻防策略、高价值专利培育等主题,以精准化服务帮助科研人员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提升实务技能。

四、前沿探索融智:共话发展新范式
4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举办“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保护”专题研讨会,湖北省司法、知识产权及公安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与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AI时代下的知识产权挑战与创新路径。会议聚焦商业秘密界定、司法实践、技术应用及高校成果转化等核心议题,通过跨界对话为构建知识产权法治生态注入“华科大智慧”。

总结与展望
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科学技术发展院以实际行动吹响知识产权强校建设的号角,让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运营和服务工作加快融入到校园各个角落。面向未来,科学技术发展院将继续发挥全国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优势,准确认识知识产权的功能定位,汇聚知识产权强校建设力量,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突破制约知识产权工作的难点与藩篱,推进我校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院
2025年4月30日